我國精沖模具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主要差距
3.精沖模具設計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國際上連續精沖模已經占主導地位,達70%以上,生產效率已經高達100件/min,精沖件的質量達到百萬零缺陷。國內目前已具備了一定的精沖模具設計開發能力。但是,目前國內精沖行業在復雜精沖模具,特別是精沖復合成形模具的設計開發方面仍缺乏經驗,有些企業對某些特定產品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但總體上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的差距。
國內自配率不足80%,其中中低檔模具供過于求,中高檔模具自配率不足60%。另外,與國外相比,國內的模具壽命普遍較低,一般為國外的1/3。原因涉及精沖模具設計、精沖材料、精沖模具材料、精沖模具制造精度、精沖機精度、潤滑油以及精沖制造工藝的系統性等。
4.精沖模具的制造
精沖模的制造工藝研究國際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專有技術,特別是百年老廠,技術積累已經達到了專家級水平。而國內在精沖模專有技術方面積累很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精沖模具表面質量對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特別是高檔轎車驅動及變速系統的復雜、高精度精沖零件的模具,國內在模具型腔的表面處理技術方面已經開始關注,但這方面的技術與國外先進國家還有明顯的差距。
5.模具設計沖壓分析能力
國外針對精沖成形過程的有限元數值仿真技術和精沖模具受力分析仿真模擬校核技術的研究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并已應用于精沖模具的設計校核與設計驗證、優化模具結構等。國內雖然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在這方面開展了基礎研究工作,但在這些技術的應用研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關鍵詞:我國精沖模具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主要差距